东湖绿道“北大门”白马洲驿站呈现荆楚风
东湖绿道二期还有不到半个月就将揭开面纱,除了让人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外,供游人驻足小憩的驿站还会有什么新亮点呢?近日,前往现场打探发现,二期绿道驿站“汉味”十足,不仅传承了楚风汉韵,功能更较一期提升。整个绿道二期的门户驿站及配套景观将于近期全面完工,达到投入使用条件。
白马洲驿站以“马”为元素
来到欢乐大道附近的东湖绿道二期主出入口白马洲,只见不远处,虎皮石筑台,白墙、蓝灰色陶土瓦的荆楚风建筑映入眼帘。此驿站为白马洲驿站,是东湖绿道“北大门”,由武汉地产集团投资建设。武汉地产集团白马洲驿站现场负责人张睿智介绍,白马洲驿站包含一栋两层主驿站,两栋配套商业建筑,一座五星级厕所。还配套广场和地面停车场,设351个停车位。
几栋建筑围合的院落式布局,颇具中国风,中间还设有景石和水景喷泉。设计师刘超介绍,驿站所在的白马洲相传与三国时期“鲁肃隐马”的典故有关,因此设计上以“马”为元素,驿站中间围合而成的院落名为“印马庭”,用中国印印章将不同字体的“马”字印刻在水景边的地面上。主驿站外广场区域则取名为“白马迎宾”,用来迎客及疏导。白马洲驿站附近不远处的东湖边设观景平台,游人可在此眺望整个桃花岛,名为“白马回首”。
主驿站的设计也体现了匠心,一层的立柱由虎皮石包裹,一层中间设置了一个小水景,二层屋顶呈“人”字形,木梁和大理石立柱搭配。主驿站的功能除了旅游咨询服务、文化展示外,还专门设有医疗室和警务室,满足游人特殊需求。
二期驿站功能大提升 可举办草坪婚礼
二期驿站在功能上较一期大为提升。白马洲驿站一侧形成由红榉组成的树阵景观,每株红榉的树池周围还设有座椅。景观施工方现场负责人施红卫介绍,红榉秋冬落叶,春夏则长出红叶,整个树阵广场栽植了82株红榉,形成“红色长廊”,专门为新人打造。每株红榉的树池内,还将开放红、黄、蓝三色花。
此外,还有一片长80米、宽30米的草坪,平时可供游人休憩,有婚庆时又可举办草坪婚礼。张睿智指着湖边正在建设的钢结构建筑说,“那是一座仪式性的小教堂,年底绿道和驿站建成开放后,若有婚礼在此举行,新人可经‘红色长廊’漫步至湖边的小教堂,举行小型仪式。”
张睿智说,站在白马洲驿站的树阵广场上,就能眺望到桃花岛的桃花水岸,春夏桃花盛开时,景色非常怡人。新人举办完婚礼,宾客还可以从驿站经一座小桥步行至桃花岛上,欣赏桃花,观看东湖国际公共艺术园的雕塑艺术品,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,来白马驿站举行婚礼肯定是最难忘的经历。”
广场上的地面铺装也十分讲究,小青砖、福建青、小料石等三种材料铺就。五星级厕所中,男女厕分别设置了淋浴间,可满足夏季市民运动或举办“汉马”后冲淋需求。
森林公园南门驿站不仅可停车就餐
游人还能穿梭石林欣赏诗词
作为东湖绿道“南大门”,也是二期的主出入口之一的森林公园南门驿站,是目前东湖绿道中最大驿站。主体建筑端庄方正,一层为台,二层为亭,既传承了“湖畔筑台”的楚风遗韵,又巧妙诠释了“长亭外、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”的古驿站情怀,当夕阳西下,湖畔落霞归雁的景致可尽收眼底。
建筑材料选择上以虎皮石筑台,白墙灰窗为身,孔雀绿的陶瓦和钢管屋脊为顶,通过提炼这些东湖沿线优秀历史建筑中共有的符号,将其融入到驿站建筑设计中,不仅与东湖马鞍山森林公园景观及人文风貌相协调,更有效地提高武汉人民对东湖绿道的文化认同感和识别性。
驿站在平面布局上与白马洲驿站一致,选取院落式,按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建筑分区,院落式布局很好地分解了建筑体量,平衡了人与景的协调关系。
以廊道将各个建筑相连,既能为游人遮风挡雨,又无限延长建筑边界,舒畅的视觉感受,将美景纳入建筑中,内外空间交替布置,打造出良好的休闲体验。
森林公园南门驿站功能同样强大,驿站广场可举行活动,驿站除提供旅游咨询服务,还引入了连锁快餐品牌和超市。为了不影响地面景观,其专门配套地下两层停车场,近1000个车位,还设有公交停车场,方便开车市民及乘坐公交车到绿道二期的市民。
驿站西侧还有一道文化景观——东湖碑林。设计师刘超介绍,为了选择合适的石材,设计师多次奔赴浙江杭州、宜昌三峡等地精选运回一批三峡石、桐庐石进行有机排列组合,游人在石林中穿梭,不仅能赏石,还可欣赏上面雕刻的诗词。刘超介绍,这些石头形态各异,有从中间劈开的“劈开石”,还有“飞来石”。
游人穿行其中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还能欣赏一场“诗词大会”,寓教于乐。
传承楚风汉韵
兼具生态民居风格
东湖是武汉人的城市记忆,东湖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是东湖历史文化的传承,因此,在对东湖建筑文脉进行调研、梳理和分析基础上进行驿站的建筑设计,本着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的原则,服务骑行者和步行者,根据服务半径及游客容量分析,将东湖绿道驿站分为新建和改建两大类。
新建门户驿站为:白马洲驿站、森林公园南门驿站、森林公园西门驿站和团山驿站。作为绿道的主要管理服务中心,是游客从城市不同方向进出东湖绿道的大门,满足大量游客集散需求。
利用既有建筑保持原有风貌,修缮整新、提升整合功能的驿站共有16处,满足线性段游客补给休憩需求。
驿站设计风格分为三类:一类是发展和延续的新荆楚风格。南门驿站和白马洲驿站分别肩负东湖绿道的南大门和北大门,其中南大门还将作为森林公园的新入口,进了驿站就进入绿道。以延续一期“湖畔筑台、十里长亭”为主题,兼顾时代精神的新荆楚建筑风格,与一期门户驿站遥相呼应,为武汉东湖绿道统一符号,形成完整的百里东湖绿道体系,体现独具特色的标示作用。
西门驿站和团山驿站位于风景优美的山林湖岸,环境自然,充满野趣,建筑风格趋于更加亲切的生态民居风格。在提炼荆楚建筑元素的基础上,点缀了一些生态木材, 白墙、青瓦、木屋架等元素构筑起经典湖北民居建筑风格。充分利用山地现状,建筑高低错落形成多阶平台,更有望楼水榭,原生态气质浓厚,墙柱厚重而大面玻璃幕墙的搭配,让传统建筑散发出新的时代气息。
改建服务点建筑体量小,主要分布于叶家湾、桥梁村、建强村、山后毕村等线性段的村落中,采用了生态自然的木构建筑,因地制宜,跟周围农田鱼塘村落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。
年底,当人们畅游百里东湖绿道,小憩驿站,凭栏观湖,这幅人、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,将成为东湖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