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长江日报 记者胡雪璇)初来武汉,总有一个人热情友善为你指路;乘坐地铁,总会看到站台里志愿者对你微笑;在医院影院,总是遇到有条不紊的排队……在武汉这样一座城市,你很快会感受到一种温度、厚度。
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在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、复兴大武汉的进程中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,凝聚着这座城市向上的力量。
让24字落细落小落实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
“国是家、善作魂、勤为本、俭养德”。家住武昌区中南路的市民江珊在光谷上班,每天乘坐地铁2号线上下班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地铁电视上播放的“梦娃”系列公益广告。她注意到,在报纸、电视,以及社区、广场的宣传栏中,都能看到那个萌态可爱的红衣女孩,“我喜欢梦娃这个形象,她让我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形象、亲切。”
广泛刊播“梦娃”系列公益广告的同时,我市还制作刊播了“讲文明树新风”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”等主题公益广告、全国道德模范系列公益宣传片,推出《好人在身边——天天正能量》《好人365》专栏,讲述凡人善举,着力营造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。
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“入脑入心”,必先做到入眼入耳。除了公益广告、公益宣传片、新闻报道外,我市还组织理论宣讲员和百姓宣讲员两支队伍,走进机关、企业、学校、社区、村镇等处,通过“双宣讲”全覆盖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。
“村里的群众非常善良、非常淳朴,我愿做一名受群众信赖的村官,在这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”大学生村官、江夏区金水办事处武当村主任助理霍计武,带领村民种植彩色花生,成立合作社,走上致富路。经媒体报道,他的事迹被广泛传播。霍计武的另一个身份是我市的百姓宣讲员,他到基层一线分享自己的故事,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百姓宣讲员多是“草根”出生,他们从百姓视角,讲百姓故事,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,讲述核心价值观,畅谈中国梦。理论宣讲员队伍主要由党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高校、党校、社科院专家学者组成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思想道德资源,它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2015年秋季起,我市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,将《弟子规》《朱子治家格言》《中庸》《大学》等纳入学生诵读目录。家长们发现,通过阅读经典悄悄影响着孩子的社会行为。
美加分校学生石子严有次与同学们去游乐园玩,为节省时间她爸爸就替孩子们排队,但她还是坚持自己排队。“我进去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行字,不允许一人排队多人乘坐,我看到这句话就决定自己排队了。”石子严说,爸爸问我为什么,我说“不以规矩,无以成方圆”。
武汉还建设了16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(广场),把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石刻雕塑、园艺布景、茵茵绿草、幽幽回廊中,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价值观的熏陶。
打造文明城市建设“十大工程”,构筑共有精神家园
12年坚持不懈,2015年2月,武汉摘取“全国文明城市”桂冠。
站在新起点,武汉坚守“文明城市建设永远在路上”,把创建成功的总结表彰会同时变成工作部署会——围绕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实施文明城市建设“十大工程”,每年发布行动计划,深入持久推进文明城市建设。
信仰工程、作风工程、社风工程、家风工程、文明行为工程、榜样工程、志愿者工程、基础工程、希望工程、整治陋习工程,件件直指文明城市建设的难点、痛点,致力通过文明城市建设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推进社风工程,我市完善诚信“红黑榜”发布制度。截至目前,武汉共发布6批、包括4万余人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,其中4000多人迫于压力履行了债务。武汉还定期发布违法经营户黑名单、食品药品失信企业黑名单等。这些黑名单都通过媒体曝光,使“失信者寸步难行”。
建设榜样工程,武汉率先在全国建立城市荣誉制度。去年首次为市民颁发荣誉称号。吴天祥、赵梓森、夏菊花3人荣获“功勋市民”称号,章开沅、李德仁、冯天瑜等18人荣获“模范市民”称号,长江救援志愿队荣获“模范市民群体”称号。“这个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,它是对我们所有科技人员的鼓励。”中国“光纤之父”赵梓森在受奖时说。
打造志愿者工程,建设“志愿者之城”,武汉至今共有106万名志愿者,平均每10名武汉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。由中宣部、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“四个100”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中,为老人提供义务送餐服务的道能幸福食堂志愿服务项目等5个项目、集体、个人、社区刚刚入围候选名单。
推进家风工程,我市做好今年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及首届武汉市文明家庭推评工作,余洪芝、李声英家庭进入首届全国文明家庭公示。今年5月,市纪委、市妇联召集72位新任市管干部家属代表,围绕“廉洁齐家,树立良好家风”进行座谈,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线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,在全国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。
本月,武汉在全国率先实施文明城市建设“负面清单”。清单上包括占道经营、油烟扰民等100条文明城市建设问题。市民通过各类投诉平台反映这些问题后,责任部门必须在规定的处置时限内办理完成,否则就会影响其文明城市建设年度绩效考核、文明单位考评等,相关领导还有可能被追责。
地方立法划跑道,使符合核心价值观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
在获得“全国文明城市”殊荣后,武汉先后通过地方立法,颁布了《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《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》。
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,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,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倡导和鼓励,既强化了社会治理的价值导向,也增强了法治的道德底蕴。”武汉市文明办负责人说。
今年2月1日,《武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施行。武汉成为继深圳后国内第二个就“文明行为”立法的城市。这次立法的一大特色,就是“开门立法”。立法过程中,我市发出20万份调查问卷,请公众选出“最为普遍的十种不文明行为”和“最应约束的十种行为”。后来,群众吐槽最为强烈的“驾驶机动车强行超车、随意变道”“乱穿马路、闯红灯”“携带宠物外出未及时清除宠物粪便”等不文明行为都被写进了条例的禁止之列。
江岸区四唯街麟趾社区居民龚剑说,现在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,但遛狗不牵绳,让狗狗随意大小便的行为也让人深恶痛绝。“当我看到《条例》中写进清除宠物粪便的内容后,觉得这部立法是反映了民意的,是有生命力的法规。”
7月1日起施行的《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》对志愿者服务工作体制、志愿者权利义务、志愿服务组织职责、志愿服务范围以及保障和激励措施等作了规定。《条例》规定,依照志愿服务时长等条件确定志愿者的星级,并作为表彰、奖励和回馈志愿者的主要依据。
“立法中对我们志愿服务的保障、激励和回馈等内容做出规定,十分有利于推动志愿服务发展。”市民文昌植2012年开始参加地铁志愿服务。截至目前,他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超过3000小时,多次被评为武汉“十佳地铁志愿者”称号。
近年来,我市制定的《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》《武汉市旅游条例》《武汉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》中,也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,作出了“加大对见义勇为人员的保护力度”“促进旅游经营者诚信经营”“禁止车厢内进食”等规定。
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,我市还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,完善市民公约、乡规民约、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。
与一城好人相互守望,日学而不察,日用而不觉
昨晚7时,53岁的市财政局国库处调研员唐金山还带领同事在单位加班。“在赶一个有关‘互联网+财政’的改革项目。可能是受了我这个‘老人’的影响吧,团队里的同事、尤其是年轻人,工作积极性特别高。”他对记者说。
唐金山是我市财政系统的“老先进”。他用3个月时间成功设计了公务卡业务流程,最大程度方便了预算单位用款,同时有效卡住了腐败源头。其创新成果被国务院、中纪委向全国推广。近10年来,他为我市财政改革“屡立奇功”,先后组织完成10多项重大财政改革及制度创新。他刚刚被评为今年10月“中国好人”。
至今,武汉地区涌现出吴天祥、黄来女、王争艳、孙东林、董明、杨小玲、刘培、刘洋、官东、江玉珍、江远斌等11位全国道德模范,以及13位“感动中国”人物、69位“中国好人”。这一“群星现象”受到全国关注,武汉也被誉为“一城好人、精神高地”。
8月25日凌晨2时,青山区武东一村一居民楼起火。当天并不值班的青山区武东街派出所辅警胡亮斌主动参与救援,冒着生命危险,先后两入火场救出3名群众。胡亮斌原是武钢资源集团大冶铁矿工人,今年1月转型到派出所当辅警。
乡村医生张金荣,37年前从孝感市杨家店嫁到汉阳郑家咀村。在没有水泥路、摩托车的年代,她出诊全靠一双脚,背药箱走上20里路已是家常便饭。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,张金荣的足迹踏遍了村湾的每一个角落。她说:“我将永远背着药箱,行走在为民出诊的路上。”
胡亮斌、张金荣等12位武汉市民,登上刚刚发布的今年第四季度“时代楷模·武汉精神践行者榜单”。
2014年7月起,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“时代楷模——武汉精神践行者”评选宣传活动,至今已有215个先进个人(集体)登上月度、季度、年度榜单。通过这些可亲、可近、可学的身边榜样,不断张扬“敢为人先、追求卓越”的武汉精神,弘扬“热情善良、重信守义、助人为乐、坚忍执着”的武汉人精神特质。
在百步亭社区悦秀苑,98岁高龄的李声英老人立下了“再难也不向国家提要求”的家规。李声英是开国元勋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部长李书城的女儿。她在武汉工作生活60多年,没有借助父亲的历史功绩享受任何特殊待遇。如今,李声英与儿子、媳妇、孙子一家四口,居住在一个狭小的单元房里,简单而快乐。